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号推荐!深业幸福家托育
发布人:深业幸福家 | 发布时间:2025-02-20 15:40:17
2024年6月15日至7月15日是“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主题是“放心托育、方便可及”。为进一步扩大托育服务知晓度,积极推进普惠托育工作,健康广东推出“2024年托育服务优秀创新案例”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各地开展托育服务的典型经验和积极成效。
深业幸福家托育园,在本次报道中荣获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号“2024年托育服务优秀创新案例”推介。
2019年9月,深圳市国资委在国内率先要求市属国有企业从“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的角度布局托育行业,在全国率先组建市级国有养老托育平台。
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国有养老托育平台发力标准研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办托场地资源整合,聚焦照护最难领域攻关,加速形成运营核心竞争力,坚持规模化、平台化、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了国企在优化托育市场发展环境的基础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
四年多来,立足自身长远发展、汲取国际一流经验,在全国走出了一条深圳国企推动托育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主要做法
01 率先组建国有平台,全面布局托育产业
2019年底,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国资委,支持市属国企深业集团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国有托育平台。
2023年7月,依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发改体司〔2022〕135号,以下简称《特别措施》)的工作要求,市政府注资30亿元人民币,组建了深圳国有养老托育平台——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养老托育的资产管理平台、智慧服务平台和产业合作平台。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领导多次调研、指导、评估平台的组建工作,将其作为国家发改委优化养老托育市场发展环境改革试点的唯一平台,是深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举措。
02 突破人才困局,加速培养托育人才 突破人才困局,加速培养托育人才
-
加快组建托育核心团队。对标国际一流,吸引了一批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国际化托育人才,同时招聘了一批来自国内外早、幼教行业的专业人员转型托育行业,目前该集团的托育团队总体规模已达320人。
-
聘请国内外专家全程指导。聘请北京师范大学洪秀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深圳大学刘国艳教授等一批托育领域优秀专家,给予师资培训、保教体系研发、儿童发展、膳食营养等全程指导。
-
自主研发保育人才课程体系,按能力、按岗位要求开展针对性培训,解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
建立多通道的托育人才发展体系,通过轮训等方式培养综合型管理人才,实现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互通发展。
广泛推动产教融合。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9所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积极参与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为高校提供学生专业培训和建设专业题库,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前置。
03 突破场地瓶颈,推动托育规模化发展
-
动员深业集团系统内企业,提供物业9处。
-
积极参与各区普惠公建项目建设运营,拓展选址17处。
-
市国资委全力支持,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提供优惠场地,拓展物业60余处,其中仅市人才安居集团就一次性提供了33处物业。
-
学习美国光明地平线模式,与微众银行、OPPO集团、萨米医院、南山妇幼保健院等企业医院合办园所,拓展项目4个。
-
养老托育协同发展,创新打造5个老幼融合场景,广受社会好评。未来还将依托完整社区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一老一小”复合融合场景,发展“老幼共托”模式。
-
实现了场所建设的标准化。该集团建立了园所设计、工程、成本的标准化体系,涵盖选址拓展、设计、建设、验收移交的全环节。
坚持绿色发展,在碧海红树园区与深圳建科院共创绿色建筑实验基地,全过程监控园所设计、建设,园所环境质量检测结果达到美国、欧盟等国际主流标准,远超国家标准和深圳市地方标准。
04 聚焦标准研究,搭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教体系
将深业幸福家托育服务中心打造为托育体系研发基地,组建国际化专业团队,经过四年的努力,对标国际先进经验自主研发了深业幸福家WE保教体系,实现了研发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深度参与国家、深圳市课题研究及标准建设,完成《深圳市托育机构一日生活指引》、《深圳市托育机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7个市级课题和标准的研究,为深圳托育标准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在参与“十四五”滚动研究课题《托育机构生活活动中的回应性照护对 12-36 月龄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支持策略的研究》、《儿童友好学前教育设施评价标准》等2个国家课题研究。主编的7册保育丛书已在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这套全场景、系统性的托育实操型丛书,将有利于服务托育行业发展。
05 夯实运营体系,实现园所安全规范管理
建立运营、人力、保教、财务、综合五大标准化管理手册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细化为116项制度文件、163项流程、39项检查文件、379项记录文件,为园区标准化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支撑。同时,与日本KCH集团战略合作,积极学习国际先进托育集团规模化发展中的保育方法、一日流程、环境创设、安全管理等运营经验。
06 丰富托育供给,建成多层次多形态的托育园所
目前,集团已打造国际园、普惠园、科学育儿指导站等高品质、多元化产品线,涵盖社区、产业园区、办公楼宇、老幼融合、企业托育合作等多种业态类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入托需求。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覆盖0-3岁婴幼儿的日托、半日托、科学育儿指导、行业培训、国际交流、儿童早期发展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并全面落地智慧信息系统。同时,通过科学育儿指导站和抖音视频,为市民提供线下线上的科学育儿专业知识和先进理念。
07 实现信息化发展,建成城市级智慧托育平台
建成深圳市智慧托育服务平台,打造城市级的托育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在政府端,提供政务办理和机构监管功能,满足政府智慧监管需要;在机构端,提供教研、报表、客户、保教、财务、后勤等模块服务,助力托育企业高效运营,为托育行业发展赋能;在教师端和家长端,围绕幼儿一日生活、成长管理、家长课堂等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家庭和园区科学共育。
该智慧平台今年上半年将在全市免费应用,更好地服务行业。同时,通过建立和运营市级智慧托育平台,为未来深圳国有托育平台运营体系服务全国奠定了基础。
08 强化政府保障,支持平台快速发展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工作,市领导多次视察指导托育业务,要求国有托育平台更好服务深圳、服务全国。市卫生健康委全过程指导平台的组建工作,支持平台担负市托育服务协会会长单位职责。2022年至2023年,深圳市卫健委和广东省卫健委先后将该集团的发展经验向全市、全省推广。深圳市国资委在场地、资金、考核等方面对平台予以全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多次调研指导深圳国有托育平台发展,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在深圳召开的2022年《特别措施》推进会上,向各地发改委推广深圳国有平台发展养老托育的先进经验。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中国人口协会托育分会领导多次到该集团调研,鼓励深圳国有平台做大做强、走向全国。
主要成效
01 规模发展态势已成
目前,深圳国有托育平台已运营托育园所21家,科学育儿指导站2家,在建园所11家,拓展中项目62个。运营园所全部取得国家备案,备案园所数量在深圳排名第一,已成为深圳最大的连锁托育集团,也是国内最大的国有托育企业。
托位方面,已布局托位2068个,运营托位1238个,计划至2025年前提供3万个托位,解决全市托育缺口40%以上,不断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力度,发挥国有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推动深圳加快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
02 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目前,深圳国有托育平台已运营园所中普惠园数量达95%,接收1岁以下婴幼儿的园所占比超85%(远高于同行业),运营满一年的园所平均入园率达95%以上,累计安全照护时长超35万小时,多家园所处在满员排队状态。最小可接收满月婴儿,乳儿班满班率100%,有效解决了社会关切和家庭带养痛点。
3家园所获评深圳市示范性托育园,其中1家获评广东省示范性托育园、深圳市儿童友好托育园。深圳国有托育平台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托育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有效需求不断得到激发和创造。
03 行业影响不断增强
四年来,深圳国有养老托育平台的托育探索实践持续受到媒体、各地政府及机构的广泛关注,成功打造了深圳国有托育品牌。
中央电视台三次报道深圳托育“老幼融合、医育结合”模式及构建专业体系补齐人才短板的做法成效,人民日报、新华网、南方日报、深圳卫视等各级媒体也多次予以报道。此外,广州、厦门、成都、长沙等大中城市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前来学习和调研深圳落实《特别措施》、加快普惠托育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深圳国有托育平台创新抖音、视频号、公众号、小红书等线上推广,累计输出视频文章1121个,总观看量超312万人次;线下“幸福陪伴计划”已累计为7400组家庭提供公益育儿指导服务。三次牵头举办托育国际论坛和托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助力托育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 ,深业幸福家托育园将持续不断探索和深化婴幼儿托育服务模式,把幸福带进千家万户,快来与我们同行吧!